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樊宇明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其它类别 
地点: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签名: 职业管理实践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500
  • 博客访问:1204316

专家文章

《樊宇明闲话老子》之 - 老子其人 2011-09-09

标签: 老子   道德经   樊宇明   国学  

  老子到底是谁?到现在人们还有争论。有人说是做过周“守藏室之史”的老聃,有人说是春秋晚期道家创始人之一的老莱子,也有人说是太史儋。樊宇明的观点是比较认同前者的,就是认为《老子》的作者就是老聃。道理很简单,因为樊宇明没有对此作过专门的研究,从上小学开始,课本上就告诉我说:老子,又称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曾为周“守藏室之史”。那时课本对于樊宇明来说是极其神圣的,课本怎么会有错呢!于是对于老子的认知也就根深蒂固了。而且当时觉得“李耳”一名很古怪,对此作了很深的思考。认为老子的耳朵一定与众不同,所以他的父母才给他取了“耳”这个名字。最后认定老子一定是一个大耳朵的老头,理由是:如果耳朵有其它特点,很可能是一种缺陷,不值得炫耀和突出;如果是耳朵大倒是值得加以圈点的。后来发现还真有这种说法,我还专门找了老子的画像验证了一下,老子的耳朵的确比一般人大。

  大耳朵的老子出生在春秋末期楚国的苦县赖乡曲仁里,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与安徽亳县之间,具体确切位置现在也很难搞清楚了,河南与安徽为此争了很久,至今也没有结果。至于老子的生卒年份及享年就更复杂了,就连司马迁都没搞清楚,樊宇明就更搞不清楚了。不过当今社会高人很多,樊宇明搞不清楚,司马迁搞不清楚,不见得就没有人能搞清楚,而且这样的高人还不只一个,于是关于老子的生卒年份及享年就有了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有人说是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00年,有人说是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71年,也有人说是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还有其它很多种说法。说法不同归不同,但看来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无疑了。还有一点大家比较认同的地方就是老子是比较长寿的,至少是活了80岁以上,甚至更长。在春秋末期那样一种自然、社会环境中能够活到80岁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见老子在养生方面也是很有一些诀窍的!

  老子以一部五千言的《老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其学说被列子、庄子等人继承、发扬,并被后世奉立为道教的始祖,是道教三清中的道德天尊,也被称为太上老君(就是我们熟知的《西游记》中被老孙偷吃了金丹的那位),《老子》一书被称为《道德经》。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位皇帝亲自追封过老子,如汉桓帝就亲自祭祀过老子,并将其作为仙道之祖;唐朝开国后,为了稳定其统治,想方设法从历史上寻找一位“李”姓名人为祖宗,于是把主意打到了老子身上,于是老子被唐太宗追认为始祖。唐高宗在乾封元年(666年),追封他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天宝二年,追封他庙号大圣祖,谥号玄元皇帝;天宝八载则册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载就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估计连老子自己也想不到在其死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能够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美誉及如此众多的粉丝。

  我们都知道,社会环境、家庭、职业对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及发展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老子也不例外。关于老子的家庭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已经无从查考了,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所从事的职业还是有据可查的。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的社会动荡不息、战乱不止。这种时候一般也是各种社会因素非常活跃的时候,不仅表现在各种创新事物的不断涌现上,同时各种思想、观念大冲撞的时期。不管是以呼唤和平、拯救百姓于水火、谋求社会的发展等为出发点,还是处于各种个人目的,大家纷纷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摆上了市场,以各种方式加以推销,希望能够找到一定的市场。这样的时代背景对老子哲学思想及哲学体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哈哈,相信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樊宇明也会不甘寂寞的,即使是小鱼、小虾也要在水里扑腾几下的啊。

  前面说过老子曾经是周“守藏室之史”,这个职位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周朝的图书馆馆长兼博物馆馆长、档案馆馆长,估计还具有社会科学院的职能。当时的文字资料是非常珍贵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没有资格查阅全部资料。老子身为掌管这些资料的最高行政长官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老子本身就是一个善思好学的人,在其工作期间必然是如饥似渴地吸取着其中的精华。另外,来这里查阅资料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明哲大贤,老子在与这些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能获得不少信息及知识。还有就是老子所在单位位于皇城,是周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各种思想、观念、信息汇聚的地方,这也为老子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是以上几个方面机缘的契合及自身的聪慧造就了老子,使其成为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老子的五千言从其面世到现在已经有两千五、六百年了,在这两千五、六百年当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影响范围还在不断扩展,现在不仅中国人在读老子,全世界的人都开始研究老子了。老子成了全世界人的老子,老子的思想、学说成了全世界人的智慧。假如当时老子没有留下这五千言,那将成为千古的遗憾!

  据传说《老子》的出世还来自于另外一个机缘,没有这个机缘现在我们能不能看到《老子》还真的很难说。读过《老子》的人都知道,《老子》第五十六章中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于是很多人对老子提出疑问,既然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为什么老子自己还有五千言传世呢?樊宇明在南怀瑾《老子他说》中看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读过《老子》后的一则读后感:

  言者不如智者默,此语我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如何自著五千文。

  “言者”是没有真智慧的,真正的智者是“不言”的,这话是你老子自己讲的啊,我白居易也是从你老子那里听来的,如果说你老子是智者,你为什么还写了五千字的书呢?看来我们喜欢的白居易也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开玩笑归开玩笑,其实老白还是很喜欢老子的,老子的思想对老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不过即使是玩笑,老子也可能会觉得很委屈:写这五千字也不是我的本意啊,我也是实在没办法。据说当年老子骑了青牛要过函谷关,被函谷关的最高行政长官尹喜拦住了,不留下一些文字就不让他过关,老子没办法只好答应他。老子在函谷关所留下的文字就是《老子》,也就是《道德经》。看来我们今天依然能与老子这一明哲高贤学习,不能不感谢尹喜啊。

  樊宇明读书读到兴致处常常感叹于汉字的魅力,就那么几个字,组合来组合去,一篇篇好文章就出来了。读了《老子》,这种感叹更甚。有人专门计算过,说《老子》全篇一共用了八百多个汉字。用八百多个汉字组合起来的五千余言道尽了宇宙、生命的真谛,不能不令人赞叹!宋代大词人陆游曾经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本来是天然而成的,是妙手偶然得到的!陆老前辈说得轻松,可练就“妙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练就老子这样的妙手更是不容易。老子才是真正的“千古一人”啊!

推荐
职业管理实践者
类别:高层修炼 |   浏览数(8216)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